返回頂部
027-88605306
在線咨詢
微信二維碼
發布時間:2023-08-23 瀏覽次數:26790次
2.焊接技術中對層間溫度的把控
焊道層間溫度是指焊接過程中,焊接材料所處的溫度,它對焊接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。在焊接過程中,焊接材料會受到高溫的影響, 使其結構發生變化,從而導致焊接質量的下降。
3. 焊接技術中對熔池溫度的把控
(2)控制焊接參數:焊接參數包括焊接電流、電壓、焊接速度等, 它們對焊接溫度有著直接的影響。在焊接過程中,應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焊接參數,以控制焊接溫度。
(3)運條方法:月牙形的運條溫度比圓圈形的熔池溫度要低,鋸齒形的運條熔池溫度比月牙形的運條溫度又低,在封底層,可采用鋸齒形的運條,并且利用擺動的幅度以及在坡口兩側的停頓,對熔池溫度進行有效的控制。
(4)焊條角度:焊接方向與焊條的夾角為90度時,電弧集中,熔池溫度高,夾角較小時,電弧分散,熔池溫度也較低。
(5)電弧燃燒時間:可以利用電弧燃燒來對熔池溫度進行控制,在熔池溫度過高而且熔孔較大的情況下,可以適當地減少電弧燃燒時間,從而使得熔池溫度降低。
(6)采取有效的冷卻措施:在焊接過程中,應采取有效的冷卻措 施,以降低焊接溫度。目前常用的冷卻方法包括水冷、氣冷等。
1. 測量點
溫度一般在正對著焊工的工件表面,距坡口邊緣4倍板厚,且不超過50mm的距離處測量。這一規定適用于焊縫處工件厚度t不超過50mm的場合。
當工件厚度超過50mm時,要求的測溫點應位于至少75mm距離的母材或坡口任何方向上的相應位置。條件允許時,溫度應在加熱面的背面上測定。否則,應在加熱面上移開熱源一段時間,使母材厚度上的溫度均勻后測定溫度。使用固定的永久性加熱器且無法在背面測量溫度時,應從靠近焊縫坡口處暴露的母材表面上測取溫度。溫度均勻化的時間按每25mm母材厚度2min的比例計。
道間溫度應在焊縫金屬或相鄰的母材金屬處測得。
當然,也有一些公司會要求測量焊接點的溫度,具體問題具體分析。
2. 測量時間
道間溫度應在電弧經過之前的焊接區域內瞬時測得。
如果對預熱維持溫度有規定時,應在焊接中斷期間予以監測。
3.測試方法
焊接溫度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測量:
1)接觸式溫度計
接觸式溫度計是一種傳統的溫度測量方法,通常使用熱敏電阻或熱電偶等傳感器進行測量。它通過物體表面與傳感器的直接接觸來測量溫度,所以精度較高,但測量過程中需要與物體表面接觸,可能會對物體造成損傷。
2)非接觸式溫度計
非接觸式溫度計通常采用紅外線熱像儀來監測焊接區域的溫度變化,不需要與物體接觸,對物體沒有損傷,但精度和可靠性有時會受到環境和物體表面的影響。
4. 測試設備
焊接溫度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測量:
用于溫度測量的設備應在焊接工藝規程中明確,如:
-熱敏材料,如:蠟筆或油漆(TS);
-接觸式測溫儀(CT);
-熱電偶(TE);
-非接觸式光學或電子測溫裝置(TB)。
上一篇:常見焊接缺陷及其檢測方式